這套由鍾怡雯和陳大為主編的《馬華文學批評大系》(桃園市:元智大學中語系,2019)是為了紀念馬華文學百年而編,內容以長篇學術論文為主(主要出自個人論文集、學術期刊、國際會議),短篇評論為輔(選自文學雜誌、副刊、電子媒體),時間跨度三十年(1989-2018)。全書以「一人獨立成卷」的形式來編選,最終編成十一卷,內文總計 2,666 頁。原則上,所有入選的論文皆保留原初刊載的格式,除非作者主動表示要修訂格式,或增訂內容。總計有三分之一的論文經過作者重新增訂,不管之前曾否結集。這套大系收錄之論文,乃最完善的版本。

本單元僅提供各卷目錄&第一篇論文,作為[試讀]篇章。另,可由[網路購書]取得全書。

(完整序文詳見本頁下方)

  1. 歷史的鬼魅:李永平小說中的戰爭記憶[試讀]
  2. 三年八個月:重讀依藤的《彼南劫灰錄》
  3. 《婆羅洲之子》:少年李永平的國族寓言
  4. 溫祥英小說的文學史意義
  5. 詩的政治:有關一九六O年代馬華現代詩的若干回憶與省思
  6. 在種族政治的陰影下:論一九六O年代的大山腳詩
  7. 傷悼:讀辛金順的詩集《注音》
  8. 走動的樹:讀黃遠雄的詩
  9. 改革開放癥候群:讀陳政欣的小說集《蕩漾水鄉》
  10. 貧瘠年代紀事:讀黃遠雄的自傳散文
  11. 記憶的書:讀林春美的散文集《過而不往》
  12. 離散與文化記憶:談晚近幾部新馬華人電影
  1. 論馬華文壇六O年代初期的三劍客[試讀]
  2. 姚拓小說裡的三個世界
  3. 論小黑小說書寫的軌跡
  4. 商晚筠小說中的女性與情色書寫
  5. 論吳岸的詩歌理論
  6. 寫實兼寫意——馬新留台華文作家初論
  7. 大馬詩壇當今兩塊瑰寶
  8. 擅長敘事策略的詩人——論陳大為《治洪前書》和《再鴻門》
  1. 離境,或,重寫馬華文學史──從馬華文學到新興華文文學[試讀]
  2. 離心與隱匿:一九七O、八O年代的馬華文學書寫處境
  3. 南洋論述/在地知識──他者的局限
  4. 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:以獨立前若平文學活動為例
  5. 國家文學與文化計畫:馬來西亞的案例
  6. 中國影響論與馬華文學
  7. (八O年代以來)台灣文學複系統中的馬華文學
  8. 典律與馬華文學論述
  9. 海外存異己;或,馬華文學:朝向一個新興華文文學理論的建立
  10. (記憶與創傷)與李永平小說裡的歷史──重讀《婆羅洲之子》與《拉子婦》
  11. 論「馬華文學批評匱乏論」與《蕉風》
  1. 為什麼馬華文學?[試讀]
  2. 異形
  3. 現代主義者黃錦樹
  4. 有關婆羅洲森林的兩種說法
  5. 方修論
  6. 蓋一座房子
  7. 理想詩人之路
  8. 大山腳學起手式
  9. 等待大系
  10. 文學與非文學的距離
  1. 馬華現代詩史芻議(1957-1990)[試讀]
  2. 從鄉土認同到婆羅洲/地誌書寫 論吳岸詩歌的獨特性
  3. 現代性與文化屬性──論六O、七O年代馬華現代詩的時代性質
  4. 馬華政治詩:感時憂國與戲謔嘲諷
  5. 從遮掩到裸裎──馬華情色詩初探
  6. 陳強華論:後現代感性與田園模式再現
  7. 從國家大論述到陰性書寫、文本政治──林若隱、呂育陶的後現代視角
  8. 從文本政治到身分政治:呂育陶的〈造謠者自辯書〉
  9. 論陳大為的南洋史詩與敘事策略
  10. 論陳大為詩中的敘事與情感
  11. 想像,迴盪,存有:論邱琲鈞《邀你私奔》的詩意空間
  12. 馬華七字輩詩人的後現代/消費美學:都市、商品、認同、主體性
  1. 文人典範的建立:論方北方小說的家國意識[試讀]
  2. 姚拓小說中的亂世兒女與家常書寫
  3. 論小黑小說的禁忌書寫與歷史建構
  4. 殘損的理想:吳岸詩歌的國族追尋
  5. 參與的記憶:建國中的馬華文學
  6. 以七O、八O年代短篇小說看新馬華人社會的變化
  7. 八O年代校園散文所呈現的憂患意識
  1. 中國性與表演性:論馬華文學與文化的限度[試讀]
  2. 從個人的體驗到黑暗之心:論張貴興的雨林三部曲及大馬華人的自我理解
  3. 土與牆──論馬華文學本土論的限度
  4. 馬華文學與(國家)民族主義 論馬華文學的創傷現代性
  5. 石頭與女鬼──論《大河盡頭》中的死亡與象徵交換
  6. 尋找詩意:大馬新詩史的一個側面考察
  7. 「我用瘦弱的滾木搬運巨大的詞」──遲到的說書人陳大為和他的「野故事」
  8. 空午與重寫馬華現代主義小說的時延與時差
  9. 南方文學世界共和國芻議
  10. 這樣的「華語語系」論可以休矣!──史書美的「反離散」到底在反什麼?
  11. 「此時此地的現實」?──重探「馬華文藝的獨特性」
  12. 作為台灣文學理論關鍵詞的「馬華文學」

  1. 馬華散文史繪圖[試讀]
  2. 遊歷南洋:馬華散文史的起點
  3. 跨越國境:文學史版圖上的杜運燮和吳進
  4. 斑駁的時代光影──論蕭遙天與馬華文學史
  5. 赤道的 匕首與投槍──從大系的編選視野論馬華雜文
  6. 馬華散文的「浪漫」傳統
  7. 遮蔽的抒情──論馬華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
  8. 馬華散文的地誌書寫
  9. 砂華自然寫作的在地視野與美學建構
  10. 沉浸在雨水或淚水裡的魚──感傷主義者方路
  11. 歷史的反面與裂縫──馬共書寫的問題研究
  12. 定位與焦慮──馬華/華馬文學的問題研究
  1. 當代馬華文學的三大板塊[試讀]
  2. 中國學界的馬華文學論述(1987-2005)
  3. 一個文人的戰爭──論傅承得「趕在風雨之前」的思維結構
  4. 風格的煉成──評呂育陶詩集《黃襪子,自辯書》
  5. 原聲雨的音軌分析──論方路詩歌的灰暗抒情與苦難敘事
  6. 現實與想像的土壤(1957-1969)
  7. 跨領域思考與多元文類滲透(1967-1975)
  8. 校園散文的生產語境及其譜系之完成(1979-1994)
  9. 婆羅洲「場所精神」之建構(1974-2004)
  10. 馬華散文的地誌書寫
  11. 寂靜的浮雕:論潘雨桐的自然寫作
  12. 躍入隱喻的雨林:導讀當代馬華文學
  1. 此時此地:馬華與中國左翼革命文學話語競爭[試讀]
  2. 文學共感地域學?大山腳文學社群的認同建構
  3. 梁放小說中的「主體認同」與「書寫認據」意識
  4. 「誰」在乎「文學公民權」?――馬華文學政治身分的論述策略
  5. 公共性追尋:馬華文學公民(性)的實踐
  6. 我不在家國──馬華文學公民身分建構的可能
  7. 歷史正義的負荷 馬華文學公民實踐的公共論
  8. 糞便的隱喻:馬哈迪時 代的馬華文學行動
  9. 文學.共同圈.公共話語――馬華文學公民(性)實踐理論芻議
  10. 崩解的認同:「馬華」與中國性、中華帝國的知識論述
  11. 告別與認據:砂華文學的聚落與離散場域
  1. 漢詩「下南洋」:馬華漢詩的風土與疆界[試讀]
  2. 邱菽園與新馬文學史現場
  3. 畫夢的鄉土:論憂草散文的鄉土感性與抒情
  4. 誰的南洋?誰的中國?
  5. 試論《拉子婦》的女性書寫與書寫位置
  6. 性、啟蒙與歷史債務:李永平《大河盡頭》的創傷和敘事
  7. 骸骨與銘刻:論黃錦樹、郁達夫與流亡詩學
  8. 離散馬華與文學史:黃錦樹的論述/小說個案觀察
  9. 日本的馬華文學接受史
  10. 台灣經驗與早期風格──張貴興《沙龍祖母

總序:殿 堂 /鍾怡雯

  翻開方修(1922-2010)在 1972 年出版的《新馬華文文學大系(1919-1942)• 理論批評》,當可讀到一個「混沌初開」、充滿活力和焦慮、社論味道十足的大評論時代。作為一個國家的馬來亞尚未誕生,在此居住的無國籍華人為了「建設南國的文藝」,為了「南國文藝底方向」,以及「南洋文藝特徵之商榷」,眾多身分不可考的文人在各大報章上抒發高見,雖然多半是「赤道上的吶喊」,但也顯示了「文藝批評在南洋社會的需求」。[註1]

  這些「文學社論」的作者很有意思,他們真的把寫作視為經國之大業、不朽之盛事,披荊斬棘,開天闢地,為南國文藝奮戰。撰寫文學社論似乎成了文人與文化人的天職。據此看來,在那個相對單純的年代,文學閱讀和評論是崇高的,在有限的報章資訊流量中,文學佔有美好的比例。

  年屆五十的方修,按照他對新馬華文文學史的架構,編排了這二十一年的新馬文學評論,總計 1,104 頁,以概念性的通論和議題討論的文學社論為主,透過眾人之筆,清晰的呈現了文藝思潮之興替,也保存了很多珍貴的文獻。方修花了極大的力氣來保存一個自己幾乎徹底錯過的時代 [註2],也因此建立了完全屬於他的馬華文學版圖。沒有方修大系,馬華文學批評史恐怕得斷頭。

  苗秀(1920-1980)編選的《新馬華文文學大系(1945-1965)• 理論》比方修早一年登場,選文跳過因日軍佔領而空白的兩年(1943-1944),從戰後開始編選,採單元化分輯。很巧合的,跟第一套大系同樣二十一年,單卷,669 頁。兩者最大的差異有二:方修大系面對草創期的新馬文壇氣候未成,幾無大家或大作可評,故多屬綜論與高談;苗秀編大系時,中堅世代漸成氣候,亦有新人崛起,可評析的文集較前期多了些。其次,撰寫評論的作家也增加了,雖說是土法煉鐵,卻交出不少長篇幅的作家或作品專論。作家很快成為 1950、60 年代馬華文學評論的主力,文學社論也逐步轉型為較正式的文學評論。

  2004 年,謝川成(1958-)主編的第三套大系《馬華文學大系 • 評論(1965-1996)》(單卷,491頁)面世,實際收錄二十四年的評論 [註3],見證了「作家評論」到「學者論文」的過渡。這段時間還算得上文學評論的高峰期,各世代作家都有撰寫評論的能力,在方法學上略有提升,也出現少數由學者撰寫的學術論文。作家評論跟學者論文彼消此長的趨勢,隱藏其中。此一趨勢反映在比謝氏大系同年登場(略早幾個月出版)的另一部評論選集《馬華文學讀本Ⅱ:赤道回聲》(單卷,677 頁),此書由陳大為(1969-)、鍾怡雯(1969-)、胡金倫(1971-)合編,時間跨度十四年(1990-2003),以學術論文為主 [註4],正式宣告馬華文學進入學術論述的年代,同時也體現了國外學者的參與。赤道形聲迴盪之處,其實是一座初步成形的馬華文學評論殿堂。

  1990 年代後期是個轉捩點,幾個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博士生陸續畢業,以新銳學者身分投入原本乏人問津的馬華文學研究,為初試啼音的幾場超大型馬華文學國際會議添加火力,也讓馬華文學評論得以擺脫大陸學界那種降低門檻的友情評論;其次,大馬本地中文系學生開始關注馬華文學評論,再加上撰寫畢業論文的參考需求,他們希望讀到更為嚴謹的學術論文。這本內容很硬的《赤道回聲》不到兩年便銷售一空。新銳學者和年輕學子這兩股新興力量的注入,對馬華文學研究的「殿堂化」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。

  這四部內文合計 2,941 頁的選集,可視為 20 世紀馬華文學評論的成果大展,或者成長史。

  殿堂化意味著評論界的質變,實乃兩刃之劍。

  自 21 世紀以來,撰寫評論的馬華作家不斷減少,最後只剩張光達(1965-)一人獨撐,其實他的評論早已學術化,根本就是一位在野的學者,其論文理當歸屬於學術殿堂。馬華作家在文學評論上的退場,無形中削弱了馬華文壇的活力,那不是《蕉風》等一兩本文學雜誌社可以力挽狂瀾的。最近幾年的馬華文壇風平浪靜,國內外有關馬華文學的學術論文產值穩定攀升,馬華文學研究的小殿堂於焉成形,令人亦喜亦憂。

  這套《馬華文學批評大系》是為了紀念馬華文學百年而編,最初完成的預選篇目是沿用《赤道回聲》的架構,分成四大冊。後來發現大部分的論文集中在少數學者身上,馬華文學評論已成為一張殿堂裡的圓桌,或許,「一人獨立成卷」的編選形式,更能突顯殿堂化的趨勢。其次,名之為「文學批評大系」,也在強調它在方法學、理論應用、批評視野上的進階,有別於前三套大系。

  這套大系以長篇學術論文為主,短篇評論為輔,從陳鵬翔(1942-)在 1989 年發表的〈寫實兼寫意〉開始選起,迄今三十年。最終編成十一卷,內文總計 2,666 頁,跟前四部選集的總量相去不遠。這次收錄進來的長論主要出自個人論文集、學術期刊、國際會議,短評則選自文學雜誌、副刊、電子媒體。原則上,所有入選的論文皆保留原初刊載的格式,除非作者主動表示要修訂格式,或增訂內容。總計有三分之一的論文經過作者重新增訂,不管之前曾否結集。這套大系收錄之論文,乃最完善的版本。

[1] 本段括弧內的文字,依序為孫藝文、陳則矯、悠悠、如焚、拓哥、(陳)鍊青的評論文章篇名,發表於 1925-30 年間,皆收錄於方修《新馬華文文學大系(1919-1942)• 理論批評》一書。此書所錄最早的一篇有關文學的評論,刊於 1922 年,故其真實的時間跨度為二十一年。

[2] 方修生於廣東潮安縣,1938 年南來巴生港工作。1941 年,十九歲的方修進報社擔任見習記者,那是他對文字工作的初體驗。

[3] 此書最早收入的一篇刊於 1973 年,完全沒有收入 1960 年代的評論。

[4] 全書收錄三十六篇論文(其中七篇為國外學者所撰),三篇文學現象概述。